活动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三十一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4-13
2024年4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主办的“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三十一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谢锐教授作了题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学院对谢锐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诚挚感谢,并对参会师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提出了殷切期望。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昌敦虎副教授主持。
首先,谢锐教授对碳市场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他指出碳市场的理论基础源于科斯产权定理,以“污染者付费”为原则,为二氧化碳当量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立市场机制,属于管控范围内的生产企业必须持有并交出与其排放量相等的碳排放权配额数量,否则将面临违约处罚,从而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引导碳排放权资源合理化配置,实现有效减排。在“双碳”背景下,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有效减少政府财政压力,以全社会最低经济成本实现我国对外承诺的碳减排目标,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约巨大的经济成本。尽管碳市场能够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总体排放,但考虑到生产企业有动机通过产品价格变化将碳价施加的外部成本传导至消费者,将低碳发展的环境目标与公平正义的社会考虑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碳定价机制引致的碳负担归宿问题,现有研究主要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和投入产出(IO)模型,重点探讨了碳成本在不同收入水平居民间的分配效应,而关注碳定价引致不同地区居民间碳负担不平等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此外,过往运用IO模型的研究均假设碳成本能够完全传导至最终使用者,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和消费者需求的非刚性,碳排放成本不一定会完全由最终使用者承担。
基于此,谢锐教授的研究团队以“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导向,在充分考虑碳成本不完全传导和居民分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域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实际纳入行业、真实碳价与国内电价机制,深入探究了以下四个研究问题:第一,碳市场引致的生产成本将由谁承担,居民碳负担有多重?第二,不同群体居民碳负担存在何种差异,碳市场是否会恶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第三,若未来碳市场扩容、碳价提升,居民碳负担及碳市场的收入分配效应将怎样变化?第四,若引入碳定价收入再循环机制,能否减缓碳负担不平等?
接下来,结合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谢锐教授对具体模型的构建和所用数据的来源进行了介绍。在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谢锐教授的研究团队引入成本传导能力指标,推导出部分传导情况下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并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测算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最终构建出能够准确测算碳定价冲击造成的居民碳负担的投入产出模型。
利用上述模型,谢锐教授的研究团队测算出2021年中国碳市场的碳定价给居民带来了人均1.96元的碳负担,并发现北京、湖北、上海、天津、重庆等省份人均碳负担较高,而山东、吉林、四川、甘肃、山西等省份人均碳负担较低。从衡量碳负担与消费支出之比的碳负担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居民平均碳负担率仅为0.01%,但各省份间居民碳负担率存在明显差异,消费支出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的碳负担率反而更低,表明碳定价机制在区域间可能具有弱累退性;城镇居民碳负担率高于农村居民,表明碳定价机制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具有累进性。进一步地,谢锐教授的研究团队测算了用来直观反映税收的累进或累退程度的Suits指数,发现碳定价会扩大同一省内居民间的实际收入差距,该累退性主要体现于农村居民。
考虑到未来我国碳市场可能会覆盖更多行业部门、碳定价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谢锐教授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反事实情景模拟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碳交易市场扩容、碳价提升,人均碳负担及碳负担率会大幅提升,区域间居民碳负担不平等现象将愈发显著,而城乡居民碳负担率相对差距将逐步缩小;若引入碳定价收入再循环方案,碳市场的累退性将被逆转,有助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最后,谢锐教授对未来我国碳市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在试点碳市场向全国碳市场平稳过渡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设计碳市场定价机制,在分配配额时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逐步引入拍卖配额等有偿分配配额方式并将碳定价收入循环或补偿弱势群体,同时设立国家排放交易基金并引导居民绿色低碳消费,以期缓解区域间居民碳负担不平等问题,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京都大学等十余所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50余名师生及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讲坛。
在交流讨论环节,多位师生针对学术报告中关于收入数据分级处理、电力行业的成本传导机制、模型中要素传导的设定、碳市场试点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等问题,与谢锐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气氛活跃,师生反响热烈。
在点评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高度评价了谢锐教授精彩的学术报告,对现场师生与谢锐教授开展深入探讨给予充分肯定,指出谢锐教授分享的研究成果贴近我国“双碳”战略现实需求,在分析碳定价政策实施对不同收入居民经济影响的公平性问题上,谢锐教授团队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观点,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引入了成本变化的不完全传导机制,从而可以分析不同价格传导机制下实施碳交易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并尝试通过合理的补偿政策设计来减少碳定价对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损失,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庞军院长指出,在分析碳定价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方面,除了投入产出模型和CGE模型等宏观经济模型之外,也可以考虑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等微观经济数据,得到更多有价值的发现。最后,庞军院长勉励在座师生在学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
明德环境学术讲坛同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