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活动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二十三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19

2023年6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二十三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经济系终身教授杨自力教授线下作了题为“‘Constructing Stable Climate Coalitions Based on the Lindahl Principle”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学院对杨自力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诚挚感谢,并对参会师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提出了殷切期望。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昌敦虎副教授主持。

首先,杨自力教授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梳理了IAMs模型和现实世界中的气候结盟间的联系,并指出了气候合作评估中经济利益博弈是合作博弈论的核心研究课题之一。国际环境协定(IEA)主要特点是涉及成员为主权国家,关注环境外部性的联合解决,因此探究国际环境协定的特性对气候谈判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杨自力教授对过往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气候合作联盟越大,气候外部性内部化程度越高。因此,较大的联盟(拥有更多成员)比较小的联盟具有效率收益;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联盟组建的任务是在联盟成员之间公平分配效率收益;这种分配机制不应依赖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的转移,而应通过商定的温室气体缓解义务和气候效益直接分配。杨自力教授揭示了过去研究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效用的问题,即仅仅简单加和了成员的收益,而未考虑为成员收益赋予异质性的系数。

基于此,杨自力教授创新性地在模型中引入了林达尔原则(Lindahl principle),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找到了林达尔原则下气候合作联盟的无转移支付均衡解,并给出了这一结果的简洁数学表达。

为了验证理论结果的可靠性,杨自力教授运用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德豪斯合作开发的RICE模型,分别在12个主体和6个主体的情况下求解了模型,结果显示:根据林达尔原则,所有主体,无论在联盟内部还是外部,都比各自的古诺-纳什均衡结果更好。特别是,在大联盟或林达尔均衡中,所有地区都比在非合作的古诺-纳什均衡中更好。在4096个结果中,不超过3个主体能够在联盟外部获得收益。

杨自力教授进一步通过实证说明:根据林达尔原则,拥有大量主体的联盟内部是稳定的,并得到了稳定性条件。由于搭便车的动机被最小化,因此在林达尔原则下的全球气候联盟是所有选择中最容易维持的。林达尔原则不基于转移支付,从而证明了其相对于功利主义原则的优越性。

最后,杨自力教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要继续扩展模型、增加主体,以得到更多的普适结论,并探索林达尔原则下的气候合作联盟成员退出和进入的理论稳定性。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苏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龙岩市委党校、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200名师生及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讲坛。

在交流讨论环节,来自线上线下的多位高校师生针对RICE模型的时间稳健性、林达尔均衡解的求解和经济学含义、气候变化联盟博弈研究进展及其对全球气候政策的影响等问题,与杨自力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气氛活跃,师生反响热烈。

在点评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曾贤刚教授高度评价了杨自力教授的精彩报告,指出杨自力教授通过聚焦林达尔原则来分析气候联盟议题,构建了一套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方法,基于RICE模型的结果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揭示了经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复杂性。曾贤刚教授还勉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气候联盟的博弈研究中,努力做出更多具有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政策意义的研究。

明德环境学术讲坛同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