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二十二讲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10
2023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明德环境学术讲坛”第二十二讲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教授作了题为“温室气体社会成本研究进展及展望”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学院对滕飞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表示诚挚感谢,并对参会师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提出了殷切期望。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昌敦虎副教授主持。
首先,滕飞教授对温室气体社会成本的理论与政策背景进行了梳理,他指出由于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是存量污染物而非流量污染物,其在大气中的长期累积作用会产生温升效应,进而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害。当前,碳社会成本的核算结果被广泛应用于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和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中。然而,由于核算碳社会成本的综合评估模型(IAMs)存在参数和模型具有不确定性、缺乏透明度和只关注气候变化的中心趋势等问题,部分学者对基于IAMs计算得出的碳社会成本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此外,机构间工作组(IWG)分别使用FUND、DICE以及PAGE等模型对碳社会成本进行核算,发现即使在相同的社会经济情景和贴现率下,评估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
为了解析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滕飞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分离、重组三种模型的气候模块和损失模块,采用量化分解方法探究了不同IAMs之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气候模块的差异是造成各IAMs对碳社会成本不一致估计的主要原因,其可以解释60%~95%的碳社会成本差异。气候模块的差异主要源于不同IAMs对气候系统热惯性有关参数的设定方式不一。参数与均衡气候敏感度之间的差异化关系导致不同模型的温升分布存在较大差别,进而对碳社会成本的核算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此,滕飞教授的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简单气候模型Hector统一了不同IAMs的气候模块,发现PAGE、DICE和FUND的全球碳社会成本核算结果趋于一致,且区域碳社会成本的估计也更加一致。
接下来,滕飞教授介绍和分析了在损失函数中纳入增长效应的针对甲烷及氧化亚氮社会成本的估计结果。最后,滕飞教授对温室气体社会成本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他指出在损失函数的设定、经济模块与气候模块的精细耦合、全概率估计框架的应用、核算结果的政策价值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研究空白,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三十余所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0余名师生及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讲坛。
在交流讨论环节,来自线上线下的多位师生针对学术报告中关于气候变化对就业和健康的隐性影响、IAMs模型不同模块之间的关联性、SSP情景的中国化处理、对温室气体寿命问题的考虑、碳边际减排成本的估计、碳社会成本的政策含义等问题,与滕飞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气氛活跃,师生反响热烈。
在点评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王克副教授高度评价了滕飞教授的精彩报告,他指出滕飞教授基于系统的逻辑框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严密的模型估计,深刻剖析了碳社会成本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从学术角度来看,对于碳社会成本概念的讨论加深了对气候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耦合关系的理解;从实践角度来看,碳社会成本核算结果对于法律、政策的制定和项目的评估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核算碳社会成本对于我国双碳战略在降低碳排放、减缓气温上升而避免全球经济损失的收益评估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王克副教授还勉励同学们深入了解、学习滕飞教授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的展望,努力做出更多具有实践价值和政策意义的研究。
明德环境学术讲坛同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