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通识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3-12-12
2023年10-11月,由教务处和环境学院主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通识讲座顺利举办。该系列讲座共八讲,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基础和科学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和实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实现路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等主题,系统向学生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
第一讲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苏杨主讲,主题为“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国家公园所在区域为例”。苏杨研究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介绍了“两山论”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情况,从理论方面阐述了欠发达地区两山转化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结合现实案例特别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辩证分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的冲突和机遇。苏杨研究员强调,“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还需深入探讨实现两山转化的方法与路径。讲座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方式进行,现场的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讲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春秀研究员主讲,主题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导论”。田春秀研究员介绍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进程、渊源基础、核心要义以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并根据党的二十大总体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任务要求,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本次讲座深入浅出,形式多样,同学们受益匪浅,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自觉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第三讲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主讲,主题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郇教授以独到的见解启发同学们思考生态文明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关系,并引导同学们探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具备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绿色政治意识形态与治国理政方针,高屋建瓴地指导着生态文明实践,其根植于深厚的理论积淀,经历了萌生、形成、丰富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日趋完善的体系。无论是“六项原则”,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八观”、“十个坚持”,都反映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主题核心,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追求多元文明互鉴新局面。在环境保护领域,更应促进形成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合作体系。郇庆治教授表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目前仍在发展道路上,仍存在话语体系相对薄弱等问题,面临一系列困境难题,应充分利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平台,最终走出别具特色的变革道路。
第四讲由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主讲,主题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实现路径”。 庞军教授首先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利用和碳排放现状,并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对比得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三大挑战: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能源系统转型压力、时间短任务重。最后,庞军院长介绍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包括“1+N”政策体系、政策工具、碳交易、碳税等。本次讲座生动有趣,现场氛围轻松愉悦,各学院的同学对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第五讲由环境学院副院长刘国华教授主讲,主题为“统筹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 刘国华教授从生态环境系统的概念、关系和存在的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环境系统观,生态环境系统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演变和逻辑,生态环境系统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思路,生态环境系统一体化保护和治理实践五个方面讲述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过程。本次讲座从概念到实践,让同学们深切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重要性,启发同学们关于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和治理的丰富思考。
第六讲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主讲,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讲座中,张云飞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和方法。首先,张云飞教授强调,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仍存在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其次,张云飞教授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和策略,强调要坚持以节约集约的方式实现现代化,要坚持以清洁循环方式实现现代化,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以生态优先方式实现现代化等。最后,张云飞教授勉励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我国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第七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主任、法学院教授竺效主讲,主题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竺效教授以条理清晰、生动形象的讲述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其分为渊源体系和内容体系两大类,让同学们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竺效教授还从执法角度指出要强化执法,同时要规制执法,把权力限制在笼子里,真正做到有效监督。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规手段,如常规执法督企、中央环保督察督政督企、放管服市场+政府等。最后,竺效教授介绍了环境司法的新发展。本次讲座系统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让同学们认识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八讲由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长、环境学院教授吴健主讲,主题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吴健教授深刻剖析了民生福祉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出发,指出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众多生态服务,是人类福祉的重要部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全球GDP价值与全球生态环境价值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统经济发展其实是以损害环境价值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应该转变思想坚决打好治污攻坚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吴健教授最后表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本次讲座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通过八次系统的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过程、核心内容及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挑战。这些讲座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为我国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