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2024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分论坛七:“聚焦全球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世界”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0-22

2024年10月18-20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主题为“构建发展共同体,共创人类新时代”的“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作为通州·全球发展论坛(2024)的平行分论坛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与能源基金会共同承办的2024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分论坛七:“聚焦全球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世界”在北京城市图书馆道和厅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贾铁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主持,贾铁英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金照、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灿、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气候经济学家谢春萍、湖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胡涛、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区副首席代表刘强、三峡集团国际清洁能源研究室主任黄俊灵、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教授、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杨秀、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许光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陈敏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顾佰和等专家学者参加此次活动。

本场论坛围绕“全球绿色发展新趋势”和“2035美丽中国愿景”两大议题展开讨论。论坛上半场“全球绿色发展新趋势”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金照、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分别做引导发言,深入探讨了全球绿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王金照副主任在《携手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报告中,介绍了全球气候治理进展与挑战。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发达国家在碳减排承诺上进展有限,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投资不足等问题。他提出应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共识、加强全球气候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深化重点领域国际化合作、加大气候融资支持力度等相关应对策略。

李婷女士以《重点行业能源转型的国际进展以及展望》为题做了发言,她表示为实现零碳目标,全球各国需通过目标引领、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尤其是通过催化全球市场规模化,推动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转型。具体来说,在电力领域,应关注当下对于火电依赖较高的问题;工业方面,中国低碳技术规模化生产面临成本挑战,需通过构建全球大市场缓解;交通领域,重点解决重卡、航空和航运的新能源替代问题;建筑领域则通过提升能效、电气化与绿色采购等方式,推进零碳供暖和减排。各国需加速产业布局与能源转型匹配,推动全球低碳发展进程。

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由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主持,顾佰和副研究员、胡涛院长、刘强副首席代表、谢春萍经济学家先后发言,探讨如何通过合作打破零和博弈,克服能源转型中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地缘政治挑战,推动绿色成果共享,并分析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关键角色。

顾佰和认为,尽管中美关系面临不确定性,但气候变化仍是全球合作的重要窗口,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拥有巨大优势,如新能源市场、供应链和政策引导。他提出要促进大国良性竞争,优先多样化供应链,制定外溢效应友好的产业政策,并通过项目融资、海外投资标准协同和能力建设加强第三方合作。

胡涛指出,当前欧美国家通过设置绿色壁垒对中国的绿色发展进行限制,这与公平竞争的原则背道而驰。他强调,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是为全球减排作贡献,值得鼓励而非指责。他呼吁回归多边主义框架,避免单边主义对全球绿色合作的破坏。面对产能与需求不匹配问题,欧美应积极参与合作,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并借鉴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刘强表示,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共识,但沟通不畅和市场失灵会导致零和博弈,阻碍了合作。他指出,通过金融创新和混合融资机制,可以降低风险,推动绿色项目发展。同时,他呼吁推动全球标准化,特别是气候相关标准的统一,以传递清晰的市场信号,实现全球共赢。此外,慈善基金会应在推动跨国绿色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气候变化应对和可持续发展。

谢春萍强调了全球绿色金融标准的协同化,推动多边银行和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的重要性。她指出,绿色债券和基于气候的政策贷款能有效支持各国的绿色转型。多边银行需扩大融资并撬动私人资本进入气候相关领域,同时关注自然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此外,她提出能力建设是国家转型的关键,气候行动应与自然保护和健康议题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论坛下半场主题为“2035美丽中国愿景”,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主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灿、生态环境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聚焦中国的绿色发展战略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长远目标分别做了引导发言。

王灿教授在《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发展与气候治理贡献》报告中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期,技术成本快速下降,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凸显。可再生能源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促进出口、创新和就业增长,产生拉动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减污降碳、健康改善、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带来积极影响,并降低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成本。尽管短期内其发展轨迹难以预测,但长期来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

柴麒敏主任以《美丽中国建设战略下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研究》为主题,围绕“情景”“情绪”“多目标”“务实”“长期主义”五个关键词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基于当下,青年学者专家需要保持对未来的想象力和信心,在学术情景设计中引入多元假设。目前全球对于中国绿色低碳产能的依赖引发了国际贸易政策保护,环境领域学术研究应该主动回应此类现实问题。美丽中国、气候变化、双碳目标等多个发展目标亟待统筹均衡,国内既要关注新兴产业发挥的作用,也要关注传统产业转型进程。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挑战都需要我们保持务实态度、战略定力以及灵活应对的能力,从而共同迈向绿色繁荣的未来。

下半场圆桌讨论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许光清主持,陈敏鹏教授、黄俊灵主任、滕飞副所长、杨秀主任先后围绕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政策、技术与未来发展路径展开深入讨论,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目标如何协同推进,促进全球绿色转型。

陈敏鹏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在目标、建设思路和路径上均表现出协调统一。从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矛盾来看,两者均致力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在未来,依靠市场机制和环境标准,进一步推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关键。

黄俊灵指出,电力转型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需理顺制度、技术、企业三个层面。国家和地方政府需协同推进市场建设和政策规划,中央企业在获取战略项目、组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中发挥关键作用。未来十年,电力行业将通过机制创新和企业参与,逐步实现绿色转型,储能、风电等领域的产业链发展尤为重要,需重点关注市场设计和企业主导的产业链“链长”机制。

滕飞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奉行不同逻辑。发达国家强调就气候谈气候,而发展中国家则需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贡献在于通过低成本的清洁技术,实现关键行业规模化,帮助全球绿色转型。他强调,能力建设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中国应不仅提供技术,还应协助这些国家进行长远规划,推动其能源系统转型,实现共同发展。

杨秀指出,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已从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和引领者,在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碳排放削减、技术与实践推广以及理念方面为全球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通过低成本清洁技术、超额完成减排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了其对全球绿色发展的推动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发展思路,既应对全球挑战,也抓住了绿色转型的机遇。

本次论坛活动交流充分深入、卓有成效,与会专家学者共话美丽中国愿景与全球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战略方向,为助推全球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办,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通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关注全球发展、关怀人类命运”为宗旨,构筑世界各国政界、学术界及商界共商共议全球发展战略问题的高端对话平台,从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三个维度产出原创性、前瞻性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引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