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研究联盟,生态环境学院共同发起!

发布时间:2024-05-27

环境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CBA)是科学评判环境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方法。为加强我国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领域各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作为发起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战略研究院、生态环境部政策研究中心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共同成立了“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研究联盟”。联盟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蒋洪强、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克和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毕军共同发起倡议,聚焦重大国家政策研究,推动我国环境政策费效分析研究和制度建设。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研究联盟成立仪式暨研讨会于5月18日在北京举行。

开幕致辞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万军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进,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划与政策的评估分析,提高规划政策制订的科学水平。联盟平台的成立将汇聚各方研究力量,有效促进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技术方法、参数系数、案例应用场景的完善,有力支撑环境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致辞中表示,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在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要紧密结合大气十条3.0,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逐步扩展评估范围,例如对公共环境政策带来的公众心理感受进行评估。面向市场主体算好“三本账”——排放账、能源账、经济账,支撑经济激励政策更加有效推动绿色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联盟成立引导性发言中表示,能源基金会自2017年起支持环境规划院等机构开展了多项重要环境政策的费效分析研究,成立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研究联盟是个重要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建议在联盟的推动下,扩大费效分析研究和应用范围,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提出一套工具箱,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助力环境决策。

联盟成立仪式

联盟成立仪式由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主持,他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开展重大环境政策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估,对环境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和经济社会环境健康等多重效益要进行系统分析。费用效益分析将在政策制定、政策实施评估等应用场景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蒋洪强研究员作为发言人,共同宣布了联盟的成立。联盟的成立为推动环境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促进环境政策研究的深入发展。

主旨报告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毕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蒋洪强以及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教授张俊杰分别就“如何开展有效的环境费效分析”“环境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及应用”和“气候变化的金融风险评估”等作了主题发言。

圆桌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庞军主持了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马中教授、王华教授,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田春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曾维华教授和南京大学马宗伟副教授。专家们围绕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的实践和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

马中教授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结合自身研究经验提出了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的主要应用场景。首先,他指出,环境政策的制定和修订需要费用效益分析的支持,例如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其次,在同一环境目标下,不同环境政策的费用效益对比能够帮助选择更经济有效的政策措施。最后,评估现行环境政策的成本效益,以便及时改进和优化政策。

王华教授分享了对联盟使命和后续工作思路的三点建议。他指出,首先需要对中国环境政策和环境决策相关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开展学术观点辩论;其次,联盟不仅仅是做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政策决策,推动全社会形成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的氛围;最后,联盟将引领中国环境经济学界在费用效益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吸引更多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政策分析领域的专家参与,提升整个环境研究领域的水平。

田春秀研究员指出,推动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工作。首先,需要提升各级决策者进行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意识;其次,多个团队应同时开展背靠背研究,通过博弈改进方法和评估成效;最后,后评估和预评估应更好结合,为下一轮政策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完善和优化预评估工作。

曾维华教授强调,在政策决策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实践中,费用效益分析的应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长期累积的环境影响评价更为复杂,因此费用效益分析中需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他建议联盟开展相关培训服务,提供技术、模型和参数等具体产品服务,以提升分析能力。

马宗伟副教授指出,环境政策效应扩展、大数据方法应用和数据本地化是费用效益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环境效益的货币化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也导致政策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联盟可以在这些方面推动领域内形成共识,制定指南和标准,建立具有可比性的评估体系。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进行会议总结。联盟成立仪式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了宝贵的经验。这将有助于服务和支撑新时代的环境政策经济分析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减污降碳协同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已经开展了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拥有多位在该领域工作数十年的知名专家。马中教授和王华教授是该领域深耕数十年的知名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未来,生态环境学院还将继续积极参与费用效益分析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应用,参加联盟的交流活动,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环境政策的制定出台、实施评估和完善提供学术支持。

部分文字源自中国环境报

https://res.cenews.com.cn/h5/news.html?id='11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