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动态
燃科技激情 筑环保之梦 ——环境学院协办中国人民大学第4届科技文化周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28

2021年5月25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召开第4届“科技文化周”体验日暨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环境学院协办并组织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1.jpg
 

高端的设备,专业的实操,深入浅出的讲解,科技感十足

自来水厂给水处理混凝沉淀实验该展台的学生身着实验服给到场参观的人员现场演示给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通过混凝过程去除水中悬浮固体的工艺流程讲解给水处理混凝沉淀实验的原理及意义

2.png 

 

3.png 

同时,为到场参观人员讲解不同混凝剂、凝絮剂的功效,不同浓度梯度下投入能够出现怎样不同的混凝实验效果。并说明不同水质对应的最优混凝剂投加量也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

 

明确的科学原理,精准的环保手段,体验感极强的实验

再生纸DIY: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多种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其原料的80%来源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

环境学院学生利用再生纸生产原理,简化制作流程后对废弃草稿纸、卫生纸进行DIY再创造,让原本墨迹重叠、凌乱褶皱的纸张变为干净洁白、花瓣点缀的再生纸,让这些废弃物品再次焕发光彩、发挥二次价值。

4.png 

参观展台的学生也在环境学院该展台学生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再生纸的DIY过程,感受了再生纸带来的科技环保魅力。

5.png 

 

环保生态鱼缸: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学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元素进行组合,构建成一个在人工干预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独立运行的人工微型生态系统。

生态鱼缸配有专门的过滤系统,有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和化学过滤三种功能。能够有效地处理鱼缸里鱼的排泄物,水生植物的枯叶,以及鱼吃的鱼食是什么,使水质保持在较好的状态,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可避免长时间换水,可通过造景使其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6.png 

环境学院该展台的学生向到场的参观人员现场演示生态鱼缸的制作过程,并详细解说小小生态瓶实际上就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缩影,通过此实验提倡并呼吁大家以小见大,真正地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共同营造一个完整且美好的生态家园

7.png 

 

小小的设备,大大的功用

PM10颗粒物采集:PM10颗粒物采集可采集空气中粒径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分别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截留在已知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和采样体积,计算出颗粒物浓度。

AQI指数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参考,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AQI中一个重要的因子,测算空气中PM10的含量有助于我们对空气质量进行更好的评估。

8.png 

有不少参观人员提出是否可以通过仪器测定空气质量,判定一天内空气最佳时段,从而确定户外运动最佳时间安排的问题,环境学院该展台的学生通过该实验原理及现有实验结果分析,现场进行相关的答疑解惑。

9.png 

 

多功能倏逝波荧光光纤生物传感器:融合倏逝波荧光原理、生物亲和反应原理和光纤生物原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先进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中心首次提出基于特定几何光学结构的倏逝波荧光光纤生物传感理论模型,创新研制非对称定向全光纤光学系统结构,成功研发了多功能倏逝波荧光光纤生物传感系列化仪器。通过创新生物传感理论和技术,突破了以往一种水质监测仪器只能测一类污染物的局限性,实现同一仪器可高灵敏、高特异性同时检测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不同类型污染物。

10.png 

 

 

环境学院本次科技文化周体验日的展台既涉及高深前沿的科学原理,又具有亲自体验的实操性,每个展台都吸引了众多学生、老师驻足感受体验,可谓是集环保、生态、绿色、科技于一体,充分体现了环境学院一贯秉承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追求理论创新与社会服务的融合,切实为推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人大智慧。


 11.png


每一届的科技文化周活动是一个契机,也是一次思考,希望每一位环境学子都能够将科技知识延伸出科技展示,拓展到日常生活,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到造福环境的前线,共塑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