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 许光清:只有经济系统的低碳化改革才能助力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1-04-30
2021北京消费季将启动,4月28日,新京报举办“碳中和与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主题论坛,邀请北京大学国发院副院长、北大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北京苏宁易购总经理郝嘉,同城帮CEO郑立群,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主任许光清共同探讨。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节能减排进入新阶段。2021年北京消费季将来临,如何消费才能助力碳中和?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将如何实现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主任许光清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全面促进消费的背景下,我们居民的能源消费和非能源消费都会增加,想让居民消费导致的碳排放降下来,只有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和经济系统的低碳化改革才能助力碳中和。
许光清介绍,我国每年大概排放百亿吨的二氧化碳,在全球化石能源燃烧排放二氧化碳里面占近30%,美国占15%,欧盟占10%。从人均碳排放的角度,我国人均碳排放在2014年即赶上欧盟的人均碳排放。
“人均碳排放趋高,但碳排放大部分是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排放的。从居民能源消费角度来讲,仅占到全部终端能源消费量的13%。目前我国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仅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我国到2035年人均GDP要翻番,才能实现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居民的能源消费肯定也要翻番。”许光清表示。
许光清提到,居民的消费除了能源消费,还有非能源消费。国家统计局统计了居民的八大类消费,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等。在这八大类消费中,有些是直接的能源消费,还有一些是非能源消费,这些非能源的消费也会间接地消费能源,因为这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通过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也消费能源。因此,如果能源结构不改变,居民的能源消费还要继续增长,碳排放不可能降下来。而在全面促进消费的背景下,只有整个经济系统的低碳化改革才能助力碳中和。
“居民的能源消费增长没关系,只要碳排放不增长或者降下来就好。煤炭是碳排放最高的一种化石能源,我国碳排放高,是因为煤炭比例高,我国煤炭的一半用来发电了,碳达峰、碳中和,电力行业首当其冲。”许光清表示。
许光清介绍,我国区域电网的碳排放因子从高到低依次是东北电网、华北电网、西北电网、华中电网、南方电网、华东电网,南方电网碳排放因子低,是因为核电比例比较高,华东电网碳排放因子低是因为水电比例比较高,所以电源结构非常重要。倡导绿色低碳消费也需要一个度,在很大程度上,使用家电的消费者决定不了碳排放,只有电源系统能决定,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我们的电网只要给消费者提供尽量多的低碳电力,消费端的碳排放自然就降下来了。
许光清认为,家用电器的全生命周期分析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从生产端来说,可以提高一些材料或者能源的利用效率、循环利用,产品设计注重多重功能组合,比如微波炉和烤箱功能合一,家电产品的智能化等等。从消费端来说,提高消费者的低碳意识等。在废弃阶段,加强监管,对报废的家电集中回收处理等。
许光清提到,国家现在有很多补贴等政策支持高能效低耗能的产品,能源效率比较低的产品对环境有负外部性,国家也有政策让这些负外部性内部化。从长远来看,不见得消费低碳环保产品就支付更高的成本,反而会支付更低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