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建设> 学生风采
夏侯沁蕊:在环境领域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9-07-09

夏侯沁蕊,高中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5级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明德环境”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首期学员,全球青年气候领导者培养项目(OYE)参与者,“创新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作品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京东"一等奖学金、协鑫奖学金等学习类奖学金获得者。曾任环境学院记者团部长,院刊《清流》文字总监之一,开创学院公众号专栏《气候之声》。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并受邀在边会发表演讲;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观察员,全程跟踪气候谈判。


在环境领域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三年前,我坐在中学机房,在第一志愿“理科试验班(环境理工与环境经管)”后点下确定键。那时的我,凭借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一点点粗浅的了解,对看似“冷门”的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充满向往。经济学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能否给予我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能力?大学之后的我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种种问题萦绕脑海,使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三年后,培养计划的课程已基本修完,我的足迹也已踏遍乡村田野。曾在绵绵细雨中四肢并用攀登尚未被开发的自然保护区,曾在烈日炎炎下走街串巷访问农村居民,曾在简陋的小屋中汗流浃背为初中生支教,也曾和环保公司的工作人员现场勘查,了解真实的项目运行。在人大,不再有高中条条框框的行为规范,没有一个单一的、恒定的评价标准。经历与体验、发展方向与人生轨迹,完完全全可以由自己决定。

“明德环境”项目在湖北宜昌土家族自治县渔坪村支教

与气候变化结缘

很幸运,我在大一时就发现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对这个话题的探索贯穿我的本科经历至今,也直接影响着我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大一时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作为院刊撰稿人采访了环境学院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老师,在准备资料的时候了解到从未接触过的气候谈判,又从老师的回答中感受到国家之间激烈的利益博弈。出于对国际政治的兴趣,我开始关注气候变化,搜寻与气候谈判相关的信息,并加入老师课题组获取更前沿的知识。当时正值划时代意义的《巴黎协定》达成,国内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热情高涨,我得以在丰富的新闻报道、网络课程、书籍文章中快速形成对领域的初步认识。气候变化问题高度融合了环境学、经济学、政治学的知识,在了解这个话题的同时,我开始逐渐理解国内的政治决策过程、各国的体制和核心利益、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全球视野下的公平……从一个最初遥不可及的深奥话题出发,我第一次体会到自己挖掘知识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也在持续不断的关于气候科学的争执中学会甄别,形成属于自己的判断

联合国气候大会会场

随后,我参与了由一个非政府组织主办的线上交流项目——全球青年气候领导者培养项目(OYE)。这个项目汇集了全球20多个国家的70多名青年,每个月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分享各自国家在气候领域的研究、行动或经验。我在这个项目中结识了许多充满热忱、渴望求索的同龄人,每个人对这个话题的理解都有局限,但通过不断的讨论和交流,都尝试着从其他的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下的认识和立场。类似的讨论也发生在人大校园,在和一个外教的课下讨论中,我了解到我们在气候科学上持有完全相反的立场,于是,之后的很多次见面,我们的聊天话题都会不自觉地拐到关于气候变化的争论,各自举出例子,希望驳倒对方。这样的讨论多了,我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愈加多元和立体,不断克服以往从单一角度考虑问题的局限性。很多事情想不大明白,使我有动力去填补知识的空白,阅读能源的书籍,聆听国际关系的讲座。在大师云集的人大,专家学者的洞见常能给我带来醍醐灌顶之感。


全球青年气候领导者项目(OYE)成员

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我兴趣的起点,也是我渴望去亲身体验的地方。国家间的博弈、大国的影响力、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科学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结合,这些在纸面上读到的文字总觉得不十分亲切,希望能真正身临其境,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报名了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青年代表团的选拔,并意外地如愿以偿,踏上了前往北非花园——摩洛哥的旅程。


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2)中国青年代表团

第一次参与国际会议,提前做了许多功课,而踏入会场,一切又跟想象的截然不同。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共有196个缔约方,会议规模非常庞大,现场在正式谈判的同时还有几十场边会同步进行,展览与活动更是数不胜数。艺术家拿着画笔,在墙上勾勒着气候变化下的世界;土著居民抗议游行,声讨被忽略的生存权利;非政府组织挂着海报,耐心地为驻足人员讲解气候行动的进展;可再生能源企业摆放着模型,展示高能效技术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发布报告,举办小型研讨会探讨未来的解决方案。初次参与如此盛大的会议,我时常在多种选择面前不知所措,而即使是坐着休息,也不断会有人前来主动交流。无论国籍、无论肤色,因为气候变化这个共同的话题而相遇,也因为不同的身份常常激发起思想碰撞的火花。


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2)接受采访

作为中国青年代表,我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与责任。受到一个非洲青年组织的邀约,我在一场边会中发表了一篇关于气候资金的演讲,首次代表中国发出了青年人的声音。本以为是一场青年人的小范围交流,到场时却发现座无虚席,和我一同参与的嘉宾包括两个非洲国家的政府代表,台下也有部分媒体准备好了问题。从未经受过外交训练的我第一次体会到新闻发言人的考验——面对关于中国的犀利问题,起初是大脑空白,然后用尽全力搜寻词汇,运用较为委婉的词汇应付过去。而我也分享了自己在国内参与气候行动的事例,和挪威的嘉宾交换意见,将中国的理念、中国的声音传递给世界。


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2)主题演讲

坚守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果说第一年参与气候大会重在体验,第二年的参与则是更为务实,更深入细节。我在大三上学期同课题组的老师和师兄师姐前往德国波恩,以观察员的身份再一次观摩了联合国气候谈判。这次的我,褪去了单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带着明确的问题,在更具专业性的平台上寻找答案。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浸泡在一个又一个信息丰富的边会之中,收集来自国际能源署、联合国环境署、世界银行等机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对这个领域的热情一直鼓舞着我,有时为了赶场来不及吃饭,有时为了及时发布一份报告很晚才能回到住处,忙碌一天仍毫无倦意。与此同时,谈判场的动态在会场实时转播,使人们即使不亲自参与,也能接收到最及时的信息。我跟踪着特定议题的谈判进程,有时,不同国家集团间激烈交锋,为谈判文案中几个区分细微的用词争执不休;有时,国家集团内部的立场逐渐分化,部分国家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却争取不到资金支持。我还见证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排放大国努力捍卫国际协定的成果,贡献出弥合分歧的“搭桥方案”。气候问题错综复杂,气候谈判常常被指责为高度政治化而忽略了科学问题的本质,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全人类利益与全球未来的挑战,不达成自上而下的国家主体的共识,又如何迎来共同应对的行动呢?


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3)主会场

随着探索的日益深入,我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分析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更加喜欢并且愿意坚守在我的专业方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带给我主动接触新知识的热情,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给予我开阔视野、探索创新的机会,充实的课堂培养了我规范、严谨的学习习惯。大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平台,这里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有的是一片浩瀚包容的天空,任由每个人选择自己飞行的方向。感恩人大,让我找到自己,也愿更多的学子,从这里,向着自己的梦想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