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建设> 学生风采
环境学院本科2020级学生在JCP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06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20级本科班学生赫英如、李坤泰、钱雪林和统计学院2020级经济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刘迪、肖灿依托北京市级大创项目资助,共同撰写的综述论文“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n the life-cycle impact assessment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the post-COVID-19 pandemic”在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该文由环境学院副教授穆云松指导并担任通讯作者。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为环境科学领域Q1期刊,其影响因子为11。

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导致个人防护用品(PPE)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空前激增。随着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持续的常态化管理导致PPE的消耗率仍然很高。考虑到与PPE相关的次生环境风险,研究分析PPE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十分必要的。这篇综述从全生命周期角度总结了PPE的生产、消费和不当管理,以及PPE主要成分(包括微塑料、金属、添加剂和染料等)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PPE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和生物多样性丧失。PPE主要成分对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毒理学影响是氧化应激,其次是生长抑制、DNA损伤和水体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器官损伤、免疫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致癌作用和生殖障碍。

PPE在各个阶段产生的复杂多样的环境风险如气候变化、生态危害、人类健康等,给PPE的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估(LCIA)带来了很大挑战。这篇综述提出了一个科学可行的PPE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估的技术框架,该框架包括了对PPE生产和处置的管理策略,以减少流入环境的一次性PPE数量,为预防和管理由COVID-19大流行等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与PPE相关的环境次生风险提供科学参考。

图1. PPE中有害有害成分的生态和健康风险

图2. 北京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员(S202210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