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团建设> 学生风采
2021年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陈嘉喆:“行之于途,应之于心”,以兴趣为帆,探索知识之海

发布时间:2021-11-16

综合测评学分绩3.86

辅修专业学分绩3.90

本科阶段在SCI期刊发文两篇

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进行分会场口头报告

广泛涉猎数字人文、历史、文学等领域

任校学生文艺联盟理事会成员、

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累计撰写或审稿近三百篇

志愿时数达百余小时

以多元视角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贡献力量

用饱满热情投身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

……

他就是2021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018级本科生陈嘉喆

图1 陈嘉喆同学

情怀不灭,求索科研道路

在陈嘉喆的认识里,人大的环境学院是一个既可以学习理工科知识,又具有人文社科氛围的地方。在环境学院进行了一年的学习后,陈嘉喆在专业分流时毅然选择了环境工程——这个被他称为“专注于技术”的专业。这样的决定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引导,更源于他乐于挑战自己的心态。分流前夕,在选择经管类专业成为“主流”选择时,陈嘉喆有些顾虑:对他来说,这意味着彻底放弃他在文科学习方面具有的优势。但最终,陈嘉喆还是决定挑战自己:“我想要尽可能多地尝试。虽然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比起未来可能不甚满意的结果,我更怕因为放弃而留下遗憾。”

对陈嘉喆来说,刚开始接触科研的一年,是一个跟随学院环境材料课题组探索与学习的过程。在大二下学期在家上网课期间,陈嘉喆作为负责人取得了“大创”的市级立项;大三上学期,以完成实验、撰写论文为驱动,他在学院老师的支持下与团队成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自此,他渐渐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在第三届全国能源与环境科技学术会议上,他作为参会为数不多的本科生进行了氨选择性催化还原领域的口头报告。虽然有些紧张,分会场上流利发言的陈嘉喆还是感受到了在座硕博生,甚至知名教授的惊讶与赞赏。

图2 陈嘉喆同学参加学术会议,在分会场做报告

除却类似的高光时刻,在埋头研究气、水、土三大环境要素的过程中,激励陈嘉喆不断探索的,还有环境学科无法被替代的价值:“用工程技术方法量化环境污染指标,再进行治理,对生态、对社会有着更实际的意义。”因此,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在陈嘉喆心中也成为了一种情怀。

在这样一种情怀的推动下,自大一下学期结束专业分流至今,陈嘉喆潜心科研,累计在知名SCI期刊、国内会议各发文两篇,其中各一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陈嘉喆表示,进行科学研究需要不受外界干扰的心理素质,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态度。为了做好一项研究,陈嘉喆曾在寒假中留校近一月以完成论文撰写工作。在他看来,科研不像社团活动那样可以随时凭喜好决定去留,而没有任何影响,“做科研要投入巨大的精力,需要持之以恒地付出”

兴趣为帆,探索广阔领域

除本专业外,陈嘉喆还辅修了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与资源管理方向)第二专业。与环境工程专业提供的纯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不同,该专业为陈嘉喆提供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多元视角。在他看来,单纯的技术知识有时可能落后于时代,而管理学中的观念则常常具有前瞻性。在学习环境与资源管理知识的过程中,他较为系统地理解了社会环境问题中国家、企业、个人等主体的博弈行为,从而能够从更宏观、更多元的视角提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陈嘉喆积极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通过参与各类环保实践项目拓展自己的视野。他曾加入环境学院第一届环境治理创新人才计划,在北京开展垃圾分类入户问卷调查实践项目;也曾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自己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意见。这些实践项目让陈嘉喆有机会接触社会中切实存在的环境领域相关问题,并帮助他直面社会环境治理问题。

图3 陈嘉喆同学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看法

对新知的渴望,促使陈嘉喆的探索与学习并不局限在环境领域。大二下学期选修的一门公共艺术课上,陈嘉喆接触到了“数字人文”这一研究领域,并加入该任课老师的数字人文指导小组。在小组中,以参与“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竞赛”为契机,他自学编程语言,作为程序开发组组长带领团队在2020、2021两届竞赛分别设计出“沪影云图”“红色夏天 智能航宇”微信小程序,均斩获优秀设计奖。同时,因为始终怀有对人文学科的热情,从大一开始,陈嘉喆多次参加各类别的人文知识竞赛(如史学知识竞赛、红楼梦知识竞赛等),并在课程培养体系之外选修了较多的文学、历史等类别的课程,丰富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知识。人文素养的提升帮助陈嘉喆打破了“只会做实验”的局限,使他“与人沟通时可以有更多的话题”,在待人处事、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有更加多元的视角。

对陈嘉喆而言,兴趣是他广泛进行学习的最重要因素。“重要的不是拿到毕业证,而是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在他看来,在大二、大四等课业负担相对较轻的时间进行辅修,相对不会带来较大的压力;而多方面专业技能的学习,也有利于提供多元视角,反过来促进环境专业的学习。

温度常在,投身学生服务

初入人大,为了挑战自我,陈嘉喆加入了院辩论队。在辩论队的一年中,陈嘉喆练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在不断地论证中锻炼了逻辑思辨能力。

大一结束后,出于“偶然”的尝试,陈嘉喆成功留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推广部副部长和院学生会采编部副部长,并在大三时成为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21年5月以来,他还担任校学生文艺联盟理事会成员。两年多的时间里,陈嘉喆一直致力于宣传工作。谈起自己的付出时,陈嘉喆表示,从公众号运营的直接参与者到成为“幕后”的审核人,从“师弟”成长成为“师兄”,“这不仅是一种角色的转变,更是一种责任的传递,一种热爱与感动的延续”。

图4 陈嘉喆与环境学院学生会成员合影

图5 陈嘉喆与学生文艺联盟成员合影

课余时间里,陈嘉喆始终致力于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他曾参与第十六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同台湾师生结下了深刻友谊;也曾参与“云陪伴,共战疫”志愿服务活动,为防疫一线志愿者的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与陌生人通过志愿服务建立起联结,在陈嘉喆看来,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对他来说,志愿服务将他与“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联系起来,提供了向他人传递温暖的另一重机会。

丰富的课外生活为陈嘉喆较为单调的工科学习增添了不少乐趣,他也在课外的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经历中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在帮助别人、为学校学院的宣传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的过程中,陈嘉喆获得了成就感,“感觉自己终于也能为他人做一些事情了”。

遵循本心,迎接崭新未来

关于自己的未来,陈嘉喆曾做过多种设想。他考虑过全新的数字人文领域,也顺利通过学校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数字人文”学科的夏令营。在他眼中,该学科在我国仍是一个相对全新的领域,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最终,出于对环境专业的热爱,陈嘉喆选择继续留在环境专业,选择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陈嘉喆将主攻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交叉领域。这意味着,他将无法完全依赖于现有的科学研究基础,而是需要补充大量的科学和管理学知识,他说:“我想做些不同的、自己更喜欢的事情”。

回首自己的过去,陈嘉喆表示:人大是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在这里,他的学术研究获得了班主任老师与环境学院其他老师的重视,三年中,他在环境工程领域有所钻研。同时,借助人大良好的人文社科学科基础,他获得了学习相关知识的机会,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陈嘉喆向本科生师弟师妹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在学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强大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同时,要找到兴趣之所在,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大学中对文理科的选择不必局限于高考科目,应该多加尝试”。对他而言,在学生工作领域,很少有人可以在一开始就将工作做得完美,通过一次次尝试,相关能力会得到逐渐提升。

“每个人对价值、对目标的判断都不一样。”在陈嘉喆看来,外界的评判标准并不能决定一切。重要的是在适当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遵循自己的兴趣与节奏,走自己的道路,进而找到人生的意义。


以梦为马,陈嘉喆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不断探索,数字人文、学生工作、志愿服务……他在诸多领域留下自己的脚印;

坚守初心,他平衡好“学科广度”与“学业精度”,坚定不移求索科研道路;

“行之于途,应之于心”,陈嘉喆以此为标准,激励自己走向更广阔的未来。